在上海找地推项目,说白了,就像在城中村找一家没招牌的生煎铺——得有人带,或者自己够“野”。我朋友阿哲,去年刚辞职创业,想搞个地推小队赚点快钱,结果跑了两个月,不是被物业赶出来,就是遇到骗子项目,最后结算时对方人间蒸发。他一度怀疑人生:“上海这么大,咋连个正经地推活儿都接不到?”
直到有人给他安利了一个叫“众火地推”的平台。他一开始不信,觉得又是那种“交998进群,天天发广告”的割韭菜玩意儿。结果点开一看,好家伙,画风不太一样。
上面不是那种“日结300”“高大上品牌推广”的虚头巴脑文案,而是实打实的项目详情:比如“徐汇某新茶饮品牌,需周末两天地推,目标社区3个,拉新注册送奶茶券,团队结算价12元/有效用户,支持现场验收”。连执行SOP、物料清单、对接人电话都列得清清楚楚。阿哲试着报了个名,第二天真有人打电话来沟通细节,语气还挺客气:“你们团队有经验吗?最好带过社区类项目。”
这下他信了。
其实“众火地推”有点像地推界的“闲鱼+滴滴”混合体。一头是缺人手、缺执行的小品牌、初创公司、本地生活商家;另一头是像阿哲这样想接活儿的地推小队、自由地推人。平台不搞层层代理,项目直接对接,结算也透明,做完上传数据,审核通过。
阿哲后来干脆把“众火”当主粮了。他发现上面的项目五花八门:有做宠物品牌的,在宠物医院门口送试用装;有做家政的,想在老小区做体验日;还有做AI健身App的,想找年轻人做地面试用打卡。最离谱一次,他接了个“帮脱口秀俱乐部拉观众”的项目,周末在长宁某个小剧场门口发票,每拉一个人扫码报名,就给8块钱,当天晚上剧场坐满了,他们小队六个人,一人分了六百多,边发传单边听段子,笑到肚子疼。
关键是,这种平台让地推不再是“瞎跑”。以前阿哲他们得自己打听、蹲点、联系商家,现在打开APP,定位一设,附近一周内的地推项目全蹦出来,还能看评价、看历史合作数据。哪个品牌信誉好、结算快,一目了然。再不用怕做完活儿对方说“数据没达标”“还要复核”——众火有第三方数据核验机制,截图、留资记录、甚至定位打卡,全都留痕。
更妙的是,平台上还能“拼团接单”。比如浦东有个大项目,要十个人,阿哲自己凑不够人,就在平台发了个“组队贴”,很快就有几个自由地推人响应,临时组了个“跨区联军”,干完活儿AA聚餐,顺便交流“哪个小区保安最松”“哪家奶茶最好蹭”。
现在阿哲的地推小队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,还带了几个大学生兼职。他说:“以前觉得地推是体力活,现在发现,信息差才是最大的门槛。众火这样的平台,等于把‘哪里有活儿’这件事,从地下搬到了地上。”
所以啊,在上海找地推项目,别再满街贴小广告了。与其瞎撞,不如上众火这样的平台看看——活儿就在那儿,就等你点个“我要报名”。毕竟,在这个城市,谁掌握信息流,谁才真正走在地面上。